武王伐纣之前前三配资公司,已经对殷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
大家都知道,伯夷、叔齐因为耻食周粟,而饿死于首阳山。他们身为孤竹国王子,怎么跑到了西周呢?
不仅伯夷、叔齐到了西周,就连那个80岁的姜太公也到了西周。鬻熊是楚国的先祖,他曾经是周文王的老师,并且协助西周灭亡了商朝。还有《史记》中记载的吴太伯,是周文王的伯父。这些老人所属的势力,对殷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。这就是帝辛当时所面临的外部情况。
1、吴太伯世家第一
周朝的强盛,是从古公亶父开始的。古公亶父的三个儿子分别是吴太伯、仲雍和季历。史书记载吴太伯和仲维为了让位于弟弟季历,跑到南方去发展了。司马迁为了褒奖吴太伯让贤的美名,所以把吴国排在了“史记世家”第一位。然而,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经过考古研究,我们知道武王伐纣其实是西周对殷商王朝的一次偷袭。商王朝有许多人马在外面打仗,致使国都空虚,让西周捡了一个空子。比如说秦朝祖先蜚廉,当时就驻守在北方,还有传说中东渡到美洲的殷商遗民。(戍守在东南的军队)
展开剩余81%现在我们知道了,商王朝的灭亡是由于奴隶的倒戈造成的。这些奴隶,是帝辛讨伐东南地区所俘获的夷人俘虏。由此可见,商王朝和东南地区的战争规模,是非常大的。正是因为东南地区拖住了商王朝的主力,才给了西周王朝机会去偷袭。为什么殷商王朝和东南地区陷入无休止的征战当中,恐怕与吴太伯脱不了关系。
史书中记载,西周是由古公亶父时期开始兴盛的真正原因。
2、齐太公世家第二
仅仅靠自家人,是搞不定殷商王朝的,所以西周就选择了拉拢人心。根据《孙子兵法.用间篇》的记载,姜太公其实属于西周的内间。从姓氏上考据,姜姓属于炎帝后代。早先居住在山东的纪国、州国、向国、莒国等都是姜姓国,所以西周把姜子牙分封到了山东。
姜子牙作为姜姓老人,在山东地区姜姓诸侯中,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。《左传》记载齐桓公讨伐楚国时,管仲称周王朝封姜子牙为诸侯伯,有权利征讨四方。种种迹象表明,姜子牙并不仅仅是渭水边垂钓的一个老头,而是在商王朝做过官,在姜姓诸侯中有着威望的,却不被殷商王朝所重用的,一个在野的贤人。
姜子牙可是搞阴谋的高手。他在商王朝做过官,所以对商王朝是非常的熟悉的。他在姜姓诸侯国有着非常大的威望,又有了西周王朝的实力作后盾(利用吴国和姜姓诸侯),那么殷商的东南方将永无宁日。因为他是周文王请的谋主,不能和吴太王争锋,所以司马迁把他排在了第二位。
3、宋微子世家第八
毛主席曾说微子是个投降派。我大胆地说:姬发就是微子引过来的。周武王让帝辛的儿子武庚禄父去管理殷商遗民,并且封了三个诸侯在旁监视。这是因为,西周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大体量的殷商王朝。所以投降派微子,无法继承殷商诸侯之位。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,把微子分封到宋国。这时候的宋国,实际上只是顶着殷商王朝的一个名分而已。这时的宋国是周公分封的,殷商王朝已经彻底落幕,所以宋世家只能排在第八。
4、楚世家第十
这首先不得不为楚国叫一声“屈”!楚国的祖先鬻熊,可是周文王的老师啊!在反抗殷商王朝的时候,两湖地区的领导人可就是楚国。但是在西周成功夺得殷商王朝的天命后,好像把楚国给忘得一干二净。周武王第一次分封,根本就没有分封楚国。一直到了周成王时期,楚国才被封为子爵。(公侯伯子男,五等爵位)所以楚国和西周一直闹矛盾,那句最有名的“不服周”,就可以概括这段历史。
孤竹国伯夷叔齐列传第一
在历史中,你很难发现这个诸侯国。但是近期的历史考古发现,这是一个存在了近千年的诸侯国。它的活动区域大致在河北地区,是殷商王朝的近亲,姓氏为墨。
这股势力,可以代表殷商王朝分封的同姓诸侯(子姓)。他们也和中央官员一样(比干、箕子、微子),反对帝辛的改革。因为每次改革,都是中央向诸侯收取权利,所以各个诸侯都会反对。
所以,历史书中说殷纣是孤家寡人、众叛亲离。但是伯夷、叔齐也尝到了苦果,最后他们饿死在首阳山上。伯夷、叔齐绝对不是史书上所记载的贤人,他们只不过后悔,他们当时所做的决定。
子贡曰:“纣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恶居下流,天下之恶皆归焉。”
孟子删《尚书》中的《武成》篇,因为该篇记载了周武战争之残酷——武王伐商,血流漂杵,赤地千里。
总结:从古公亶父开始,经季历、文王、武王、成王五代人,才真正做到了灭亡商朝,并且稳定了中原地区的统治。
1、古公亶父接受了殷商王朝的分封。
2、古公亶父布局东南,季历为殷商王朝守卫西北。
3、殷商王朝内部出现矛盾,帝辛致力于改革,从中央到地方都反对。周文王趁机拉拢这些人。
4、微子就是最大的内奸,趁殷商内部空虚时,主动联系西周,让周武王成功偷袭得手。但是这样的成功,并不能安定殷王朝统治地区的人民。
5、周公旦之所以流芳百世,是因为他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不仅平定了三监之乱,还分封了鲁、卫、燕、齐,从而中原地区彻底稳定。
6、周成王只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,坐享其成其实也很好。
其实殷商王朝这边下手也挺狠,我们都知道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城七年,但不知道文王的父亲季历也被囚禁在殷商王都,最后死还在了那里。所以才有了“帝乙归妹”这一卦,这是殷商王朝补偿周文王的。
《史记》通过世家、列传的排序,非常清楚地展现了殷商王朝与西周王朝的角逐过程。殷商王朝的确是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才被西周打败的。
中国每一个王朝都是由于内部原因才走向灭亡的,如果每一个王朝都不把个人利益看得那么重前三配资公司,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会长盛不衰!
发布于:天津市